□本報記者 盧 茜 通訊員 崔蝎朝
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近年來,百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深入實施“黨旗領航·鄉村振興”提升行動,在鑄魂賦能、壓實責任、強基固本、鍛造隊伍等方面綜合施策,助推全市鄉村振興取得明顯成效。
后評估考核連續兩年獲全區“綜合評價好”等次,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經驗獲中央組織部刊物推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鄉村治理等工作分別在全區會議上作經驗推廣,中國廣核集團幫扶樂業縣項目連續兩年獲評全球減貧最佳案例……這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全市上下旗幟鮮明強化黨的領導,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實踐。
鍛造骨干隊伍 群雁高飛頭雁領
從黨建引領到產業發展、從班子建設到民生保障、從黨支部書記作用發揮到基層社會治理……近日,在田東縣組織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亮績打擂”演講比武活動中,該縣17個村的黨組織書記同臺“曬”成績、“亮”經驗、“談”收獲、“練”本領,充分彰顯了新時代基層干部的精神風貌和責任擔當。“大家在擂臺上談發展現狀、談難點堵點、談規劃做法,既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又能學習到好經驗。”田東縣林逢鎮保群村黨總支書記阮耿表示這次打擂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亮績打擂”演講比武,是百色立足服務保障全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頭雁領航”提升行動的具體形式之一。“頭雁領航”采取培訓賦能、導師幫帶、一線拉練、亮績打擂等措施,全力培育一批適應新時代農村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
為選好育好農村頭雁隊伍,百色深化村黨組織書記優化提升行動,大力推行“公開選、跨村調、從外引”的方式,擇優補充一批“雙帶”能力強的村黨組織書記。同時,創辦綠領學院,綜合采取頭雁論壇、學歷提升、導師幫帶、擂臺比武等措施,有針對性地提高農村頭雁抓黨建、促發展、優服務的本領,共扶持164名村黨組織書記參加在職大專學歷教育,評選出2023年度“好支書”117名。
為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能力素質,百色注重強化黨性教育,挖掘百色起義等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和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開發革命傳統與理想信念教育、艱苦奮斗與鄉村振興等20多條主題鮮明的精品教學線路以及100多堂“百色微課”、情景黨課,并在邊境一線建設7所鄉級、10所村級國門黨校,配套開發“邊境治理”“口岸邊貿”等4條現場教學線路,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一線忠誠擔當。
百色還學習運用“四下基層”,由市縣黨委組織部牽頭,每季度從重點任務清單中選定一項主題,分級分片區隨機開展一線“拉練”活動,組織市縣黨委組織部負責同志、鄉鎮和村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深入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一線現場觀摩、交流經驗、檢視問題,推動互學互鑒、自我反思、攻堅克難。年內全市累計開展“拉練”100多期,現場解決難題130多個,推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創新成果10多項,有效凝聚了鄉村振興合力。
筑牢戰斗堡壘 強基固本夯基礎
走進那坡縣百南鄉上蓋村,穿村而過的道路開闊整潔,老人在“議事長廊”里談笑風生,孩童在休閑廣場上奔跑嬉戲,目及所至,皆是安居樂業的圖景。
“如今,居住環境變美了,房前屋后也打掃得干干凈凈,大家的生活越過越好,我們打心眼里高興。”談到村里的變化,上蓋村村民何小蝶贊不絕口。群眾的口碑,正是上蓋村將黨建引領作為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所取得的成果。
近年來,百色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扣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制定評分細則,每年面向全市各鄉鎮、村開展“紅旗鄉鎮”“紅旗村”爭創活動,引導鄉村黨組織聚焦鄉村振興奪旗爭先,有效增強鄉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已累計評出“紅旗鄉鎮”75個、“紅旗村”2551個,示范帶動全市形成“黨組織和黨員示范帶頭干、群眾自掏腰包干、“比學趕超”持續干”的和美鄉村建設濃厚氛圍。田東縣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全市有11個鎮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鎮村,6個鄉鎮獲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
鄉村振興,離不開組織振興。百色實施鄉村黨組織優化提升工程,深入推進農村基層黨建示范縣鄉創建和星級村黨組織創建管理,全市有1個縣9個鄉鎮獲評全區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鄉,獲評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星級村黨組織占比47.2%。結合落實基層黨建“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動農村領域的各項任務,突出加強鄉村班子建設,健全鄉村班子選任回訪機制,對全市133個鄉鎮領導班子、1874個村“兩委”班子全覆蓋開展屆中分析研判,及時對排查出不合格不勝任的鄉鎮班子成員、村“兩委”干部進行調整撤換。同步排查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4個、后進村黨組織130個,全面落實“八個一”整頓措施,推動軟弱渙散(后進)村黨組織全部整頓到位。
組織強健,產業興旺。田林縣舊州鎮那度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帶頭作用,通過創辦領辦的方式,注冊成立經濟聯合社,利用1.6萬畝公益林的優勢重點打造靈芝示范園基地,引進龍頭企業在那度村開展100畝大棚靈芝種植示范和500畝林下仿野生靈芝種植。“2023年村集體經濟獲得47.93萬元的分紅,這全都依靠黨建引領激發出的產業發展潛力。”那度村駐村第一書記徐順海表示,如今,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那度村不斷探索符合市場需求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產業新路子,讓產業興旺惠及更多群眾。
那度村是百色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實體強村工程的一個生動實例。百色出臺五年強村計劃,健全收益分配、資產管理、廉潔管理等機制,扎實推進“黨建引領·能人領辦”和六種發展模式,統籌整合各類資金5.04億元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推動收入提質增量。2023年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2.69億元,村均收入14.45萬元,同比增長22.63%,均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有效增強了村級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
匯聚人才活力 服務鄉村促發展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重要支撐。
駐村工作隊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一重大政治任務的主力軍。駐村以來,第一書記何燁的名字已被當地干部群眾熟知,成為人人夸贊的對象。這一切,都源于她勤勉務實的工作。2022年5月,何燁被派駐到德保縣城關鎮云梯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23年6月經過調整又前往燕峒鄉巴龍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到巴龍村后,她通過調研以及和村“兩委”商量,決定因地制宜發展黑山羊、肉牛養殖,柑橘、鐵皮石斛種植等多種特色產業。2023年,巴龍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
2023年,百色完成駐村工作隊輪換交接工作,全市3390名新一輪選派駐村干部奔赴一線,自覺扛起興村治村新擔當,受到了基層干部的廣泛歡迎,贏得了廣大群眾熱烈擁護。為激勵駐村干部在鄉村振興中發光發亮,百色完善激勵管理辦法和安全教育管理措施,健全督導暗訪、責任捆綁、定期調度等機制,開展“傳承文秀品質 建功鄉村振興”活動,推行“民情地圖”,印制學習手冊和安全手冊,制定優診、小孩就學、景區優惠等暖心政策,打出嚴管關愛組合拳,廣大駐村干部積極投身基層、建功一線、主動“助村”。
此外,百色還注重加強對村級后備人才的培育,培養儲備后備力量1.3萬多人。同時,用好教育、醫療、科技3支組團式幫扶專家團隊資源,建立“1+N”導師幫帶和“團隊帶團隊”機制,培訓當地中小學校長(園長)2000名、基層醫療衛生人才2萬余人次;科技特派團采取“線上+線下”科技服務模式,結對幫帶本土科技人員546人,培訓基層技術人員和種養農戶2600多人次,助推科技賦能產業振興成效明顯,2個鄉鎮獲評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形成“百色芒果”等21個“百香百色”區域公用品牌產品。